胎教起源知识大全,胎教的起源是什么?

优生 2024-04-19 71

胎教的起源是什么?

胎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。

最早出现在汉朝,那时胎教的基本含义是孕妇必须遵守的道德、行为规范。古人认为,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容易被孕妇情绪、言行同化,所以孕妇必需谨守礼仪,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,名为胎教。
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古者胎教,王后腹之七月,而就宴室。”又说“周后妃(即邑姜)任(孕)成王于身,立而不跂(不踮脚尖),坐而不差(身子歪斜),独处而不倨(傲慢),虽怒而不詈(骂),胎教之谓也。”

《列女传》中记载太任怀周文王时讲究胎教事例,一直被奉为胎教典范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孕期有关行为、摄养、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项。如除烦恼、禁房劳、戒生冷、慎寒温、服药饵、宜静养等节养方法,以达到保证孕妇身体健康,预防胎儿发育不良,以及防止堕胎、小产、难产等目的。

胎教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?

胎教主张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,比西方学者提出的胎教观点要早得 多。

我国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胎教的记载。胎教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 前,那时的医书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关于“胎病”的论述。

到了汉代,很 多书籍中都出现了大量有关胎教内容的记载和论述,并形成了最初的胎教 学说。到了南宋时期,著名医学家陈自明还对胎教进行了专篇论述,形成 了“胎教论”。

而到了明代,胎教学说则更是进一步完善起来,成为比较 系统而全面的学说。清代时,胎教理论受明代影响较大,同时也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。

如清代陈梦雷等人编辑的《古今图书集成•医部全录》一书就 把历代关于胎教学说的内容汇集到了一起,康有为的《大同书》中也有建 立胎教院、培养聪明后代、提高人口质量的主张。

我国胎教的历史记载有哪些?

西汉刘向的《列女传》中记载:“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,坐不边,立不跛,不食邪味,割不正不食,席不正不坐,目不视于邪色,耳不听于***声,夜则令馨诵诗书,道正言。

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,才德必过人矣。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,感于善则善,感于恶则恶,人生而肖父母者……”贾谊在《新书•胎教》中记载:“周妃后妊成王于身,立而不跛,坐而不差,笑 而不渲,独处不倨,虽怒不骂,胎教也谓之。

”《医心方•求子》中的胎教之道记述得更为详尽:“凡女子怀孕之后,须行善 事,勿视恶声,勿听恶语,省***语,勿咒诅,勿骂詈,勿惊恐,纫劳倦,勿妄语, 勿优愁,勿食生冷醋滑热食,勿乘车马,勿登高,勿临深,勿下坂,纫急行,勿服 但,勿针灸,皆须端心正念,常听经书,遂令男女,如是聪明,智慧,忠真,贞 良,所谓胎教是也。 ”晴代巢元方在《诸病源候论•妊娠候》中记载“子欲端正庄严,常口谈正言,身 行正事”,提出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。

相传盖子之母曾说过:“吾怀孕是子,席不正不坐,割不正不食,胎教之也。”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《备急千忌要方•养胎》一书中记载“调心神,和惰性, 节嗜欲,庶事清静”,并阐明了逐月养胎法。

宋代陈自明在《妇人大全良方•总论》中记载“立胎教,能令人生良善、长寿、忠效、仁义、聪明、无疾,盖须十月好景象”,“欲子美好,玩白璧,观孔雀"。清代末年的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他的《大同书》中提出创建“人本院”即 “胎教院”的主张。

胎教的基础源于什么

人们通常说,家庭中的孩子,是父母爱情的结晶。

从这个意义上说,胎教的基础源于爱。准父母在实施胎教的时候,必须充满爱心,孕妈妈只有用充满爱的心灵来孕育胎儿,才能做到时时刻刻关注胎儿的成长,积极付诸实施,与胎儿充分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,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孕育过程中,母亲才能用细腻的情感体验,深切感受到胎儿的点滴变化和成长,体验到从无到有、日渐强烈的母爱,情感逐步在妊娠期间得到充分的升华,从而缓解和转移自己烦躁不安的情绪,通过自己日渐生长的母爱和母子亲情,对胎儿正在萌芽中的意识给予良性的刺激、传递爱的信息,于胎儿健康成长有利,也会为日后宝宝形成热爱生活、积极向上的良好性格打下基础。

父母的关爱,能否充分与胎儿沟通和交流,是胎教最终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。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看,准父母实施胎教的过程中,爱心越加强烈,胎教的效果也就会越好。

胎教起源知识大全

温馨提醒: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